天源华府与南头古城一墙之隔
更新时间:2025-10-06 10:40:52
天源华府与南头古城一墙之隔
#天源华府 #南头古城
南头古城必打卡亮点
1. 【南城门·明代“岭南重镇”】
斑驳城墙刻着“宁南”二字(小篆体!),建于1394年明洪武年间,梯字形结构+雉堞城楼,三角梅掩映下沧桑感拉满。
2. 【关帝庙·香火旺了400年】
深圳最老关帝庙!1612年明代参将张万纪所建,清代三开间二进布局,灰塑雕梁超精美!民国时竟是“宝安县议会”旧址,如今还能撞见初一祭祀仪式~忠义堂关羽像配周仓关平,壁画“过五关斩六将”热血沸腾!
3. 【海防公署·明代海军司令部】
震撼!中国反殖民第一枪在这里打响 1521年指挥屯门海战打退葡萄牙人,112艘战船+2000驻军,“虎门外衙,省会屏藩”霸气侧漏!
4. 【东莞会馆·商帮风云】
又称“宝安公所”,广府砖雕+天井回廊,脑补东菀大佬密谈生意经
当1700 年的古城墙砖邂逅现代艺术的鲜活笔触,当百年榕树的浓荫覆盖着数字时代的创意浪潮,南头古城用1826天的时光,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焕新之旅。值此焕新五周年之际,天源华府与这座城市的文化根脉并肩而立,让每一位业主都能在49 万㎡中山公园的绿意与古城的烟火间,收藏最珍贵的生活答案。
一墙之隔,看见古城的"五年新生"
从斑驳的历史肌理到鲜活的文化现场,南头古城的五年焕新,是时光与创意的共舞。如今的这里,城门大开,故事新生﹣﹣曾经的古老街,如今成了非遗传承的舞台。8 月刚启幕的《呼吸的织物﹣-苎麻与夏布生活展》,让千年纺织技艺在中山南街的老屋里重获新生;傈僳族的"日月巨牛"艺术展将边陲文化搬进古城,传统图腾与现代设计碰撞出奇妙火花。什获民艺商店里,手作的温度与实用美学相遇,每一件器物都着匠人的心意。
100多家小店主理人在这里发光:清晨的咖啡香混着古籍修复的墨香,午后的手作工坊里传来织布机的轻响,傍晚的报德广场上,民艺生风纳凉市集正热闹﹣﹣你可以体验柿染的大地色系,学东巴纸的古老工艺,或是在侗族大歌的悠扬里,让晚风带走暑气。音乐生活节、祛湿运动会、南头公开课……艺术不再遥远,而是日常的注脚。
作为深圳首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南头古城从未丢掉"根"。
1700年的城墙下,明代城门化身现代艺术装置;百年南头城学校的琅琅书声,与 if 工厂的创意灵感交织。这里既是2万多人生活的烟火社区,也是游客寻觅深圳原点的文化地标,"看得见乡愁,望得见远方"成了最生动的注脚。
天源业主的"双境生活图鉴"
对天源华府的业主而言,南头古城的焕新不是远方的风景,而是下楼即达的日常;49万m2中山公园的绿意,更是推窗可见的私藏。 #天源华府 #南头古城 #中山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