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深处的乡愁水影,古樟林下的青春印记
更新时间:2025-11-07 13:08:53
岁月深处的乡愁水影,古樟林下的青春印记
——知风草写于2025年中秋节
那是一段被岁月轻轻包裹的时光,静谧而深远。离开母校已逾三十七载,回忆如水,缓缓流淌在心底,泛起一圈圈涟漪。那片茶园农中,那片水南村的水光与古樟林的倩影,成为我心中永不褪色的印记。
我常常在梦中回到那片土地,那里有青葱的岁月,有纯粹的笑声。茶园农中,坐落在牛田镇东南的水南村上茶园组,远离城市的喧嚣,像一只静静守候的古老手掌,环抱着一片宁静的天地。四合院的布局封闭而温暖,门朝西开,推开门扉,便能望见远处水南村的炊烟袅袅,似乎还能听到那轻柔的吟唱。校园东北方,是乌江的怀抱,河畔的沙滩和沙洲,像一块天然的画布,等待着晨曦的点染。
那时的学校,是大四合院内含两个小四合院,小四合院楼高两层,中央有天井。南边的二楼是教师的办公室和宿舍,一楼则是女生的宿舍;北边的中间,是宽敞的大厅,平日里举行文艺晚会、比赛的场所。靠外的,是男生宿舍,二楼的木质走廊悬挂在空中,像一条古老的脉络,连接着一段段青涩的记忆。站在走廊上,可欣赏静静流淌的乌江湾环绕着校园,河畔那些千年古樟树在夏日的阳光下投下一片片阴影,河对岸,是牛田最高的北岭,似一位老者,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
沿着大四合院的南北两侧,排布着十个教室,像是岁月的守望者,静静见证着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成长。门前的长条花圃,每个季节都绽放着不同的花朵,高大的梧桐树,比教室还高,风起时,树影摇曳,伴随着朗朗的读书声,成为校园最温馨的画面。那片不大的院子,是我们青春的舞台,是梦开始的地方。
南面,是一片平整的篮球场,黄土地上立着两个木制篮球架,伴随着我们晨跑、广播体操的日子。篮球场东边,是学校的食堂,炊烟袅袅,饭菜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排队打饭的学生们,有的插队,有的规规矩矩,老师们的严厉与慈爱交织成一幅温暖的画面。篮球场外,是一片比篮球场高出1.5米的草坪,绿意盎然,似一块翠绿的翡翠。再南边,是学校的自留地,菜地和水稻田轮转着生长,春夏秋冬,农忙的身影在田间穿梭。每周的劳动课,让我们触摸到土地的厚重与生命的韧性。鱼塘边,柳树垂荫,水面倒映着天光云影,也成了我们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从牛田集镇出发,经过牛田大桥,沿着蜿蜒的基耕道,便能抵达那片熟悉的土地。两旁稻香四溢,麦浪滚滚,清晨的晨跑队伍像一条银链,静静穿梭在田野间。沿着乌江河畔的小路,古樟林的树影在水中摇曳,那片古老的林子,夏天凉爽,冬天不冷,非常舒适、洽意,让人留连忘返。
那五年的时光,是我生命中最纯粹的记忆。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繁华的浮躁,只有那片沙洲、那条基耕道、那片古樟林,陪伴我成长。学校的封闭,带来了安全,也带来了深厚的归属感。中考、高考的旋律在这里回响,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动人的乐章。许多非牛田的学子,慕名而来,只为在这片静谧的土地上,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
2000年,学校并入牛田中学,茶园农中逐渐被尘封在记忆的角落。那些青涩的岁月,像一首温柔的诗,细细品味,依然香气萦绕。如今,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仿佛时光倒流,回到那五年的青春岁月。那时的我,站在教室的窗前,看着天边的云卷云舒,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这五年,是一段静谧而深刻的旅程,也是我跳出“农”门的节点。水南古樟的倩影,乌江的水声,沙洲的细语,成为我心中永恒的诗行。那份纯粹的乡土情怀,那段难忘的青春岁月,将伴我一生,成为我心底最温暖的记忆。
岁月如水,带走了那些青涩的年华,却带不走那片土地的温度。那片古樟林,那条基耕道,那水南村的水光,依然在我心中静静守望,像一首永恒的诗,轻轻吟唱着我生命的章节。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那份乡愁,永远藏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成为我生命中最温暖的牵挂。
(注:作者在茶园农中就读的时间是1983年9月至1988年7月)#乐安古樟树林# #古村印象##牛田镇中学##中学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