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佛山顺德,多数人先想到的是舌尖上的满足——双皮奶的丝滑、鱼生的鲜甜
更新时间:2025-10-03 02:29:11
提到佛山顺德,多数人先想到的是舌尖上的满足 —— 双皮奶的丝滑、鱼生的鲜甜,或是粤剧舞台上婉转的唱腔。可在大良凤山的东麓,藏着一处能触摸顺德历史温度的地方,那就是西山庙。
若从大良老城区往凤山方向走,顺着青石板路拐过几个挂着红灯笼的巷口,就能看见西山庙的山门。它不像那些声名远播的大寺庙那般气势恢宏,反倒带着岭南民居特有的温润 —— 灰瓦青砖,檐角微微上翘,门楣上 “西山庙” 三个题字虽历经风雨,却仍透着股庄重。本地人更习惯叫它 “关帝庙”,毕竟打从明嘉靖二十年起,这里就供奉着关公,算下来,这座庙已在凤山脚下守了近五百年。
听庙里的老义工说,最初建庙花了二十多年,后来岁月里几经修缮,最近一次大规模重建是 1985 年。好在重建时没丢了老底子,四合院式的布局保留得完整:从山门进去,穿过栽着几株老榕树的天井,就是前殿,殿内梁上还留着当年的木雕,虽有些地方被岁月磨得光滑,可龙凤、花鸟的纹路依旧清晰;再往里走是正殿,正中的关公像端坐着,红脸长髯,一身绿袍,眼神威严却不凶悍,像在静静守护着一方百姓。两侧的偏殿里,还摆着些老顺德的民俗展品,有旧时的粤剧戏服,也有祭祀用的铜器,逛着逛着,就像走进了顺德的老时光里。
现在的西山庙是顺德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对本地人来说,它不只是个 “文物”。逢年过节,会有老人来这儿上香,祈求家人平安;周末也有家长带着孩子来,指着关公像讲 “忠义” 的故事;偶尔还有外地游客,刚吃完附近的双皮奶,顺着路就逛到了这儿,站在天井里抬头看老屋檐,或是对着殿内的木雕细细打量,感受着岭南文化的细碎暖意。
其实不用特意 “打卡”,若你哪天去顺德吃美食,不妨多留半天时间,往凤山脚下走一走。踩着青石板路走进西山庙,听听风吹过老榕树的声音,看看正殿里关公像的威严,或许你会懂,为什么这座近五百年的庙,能成顺德人心里抹不去的人文印记。你去过这座藏在凤山脚下的庙吗?若是没来过,下次到顺德,要不要来这儿找找老顺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