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退休8年,踩遍跟团、自驾的坑后才懂最好的旅行,是在陌生城市住成本地人
更新时间:2025-10-06 12:11:41
63岁退休8年,踩遍跟团、自驾的坑后才懂:最好的旅行,是在陌生城市住成“本地人”
刚退休那阵,我跟多数人一样,觉得报团是“懒人福音”。不用查攻略、不用订酒店,大巴一坐,导游举着小旗子带路,吃住行全安排妥当,多省心!可真上了路才发现,这哪是旅游,分明是“老年版军训”。
记得第一次跟团去黄山,导游前一天晚上就发通知:“明早五点半楼下集合,迟到不等!”我和老伴儿定了四个闹钟,摸黑洗漱完,揣着面包就往楼下冲。大巴车一路颠,刚到山脚下,导游就拿着喇叭喊:“大家抓紧时间,咱们俩小时爬上去,拍完照赶紧下来,下午还要去宏村!”
偏那天赶上阴雨天,山上雾大得能“吞人”,台阶又滑又陡,我一手抓着栏杆,一手拽着老伴儿,喘得直冒冷汗。好不容易挪到山顶,啥风景也没看着,就跟着人群挤在一块石碑前拍了张“到此一游”,导游就开始催:“快下来快下来,别耽误下午行程!”
那天下来,我俩的鞋灌满了水,袜子湿得能拧出水,晚上回酒店倒头就睡,连晚饭都没力气吃。后来跟老邻居吐槽,我说:“这哪是放松,比我年轻时加班赶项目还累!”跟团虽省事儿,可时间卡得比上班还严,景点逛得像“打卡流水线”,饭没吃好、觉没睡够,心里那股子憋屈劲儿,比在家窝着还难受。
跟团的坑踩够了,我又琢磨着自驾——电视里不都演嘛,老两口开着车,想停就停,想看就看,多自由!刚好老伴儿会开车,家里的车也才买没几年,我俩一拍即合,决定从成都自驾去泉州,圆一把“公路旅行梦”。
可梦想照进现实,全是鸡飞狗跳。出发第二天就遇上大雾天,高速上能见度不足十米,导航还导错了路,把我们引到一条盘山小道上,弯道一个接一个,路边就是悬崖,老伴儿握着方向盘的手都在抖,我坐在副驾,手心攥得全是汗,连大气都不敢喘。
好不容易熬到泉州,又被停车难给难住了。我们想去老城区吃小吃,围着巷子绕了三圈,愣是没找到停车位,最后只能把车停在两公里外,顶着大太阳走过去。更糟的是,每天开车七八个小时,老伴儿腰本来就不好,到后来连坐都坐不住,我也得跟着操心路线、查加油站,晚上躺床上,浑身骨头都像散了架。
那次回来,老伴儿跟我说:“以后可别自驾了,咱这把年纪,经不起这么折腾。”我才明白,年轻人追求的“自驾自由”,到了我们这儿,变成了“一路操心”——既要顾着路况,又要愁食宿,所谓的自由,早被疲惫磨没了。
真正让我打开“退休旅行新大门”的,是去年夏天的贵州凯里之行。那会儿刚入伏,家里热得像蒸笼,我刷手机看到有人说凯里夏天平均气温才二十多度,还便宜,就拉着老伴儿定了票,想着先去住半个月试试。
没想到一去就爱上了。我们在老城区租了套一楼带阳台的房子,月租才一千二,楼下就是菜市场,早上七点多,就能听见商贩的吆喝声,新鲜的菌子、带露水的青菜,十块钱能买一大袋。我和老伴儿分工,他去买早点,我去遛弯,回来一起在厨房忙活,中午坐在阳台晒太阳,喝着当地的都匀毛尖,吹着穿堂风,比在家还自在。
刚开始我们还想着“打卡景点”,去了趟西江千户苗寨,可逛了半天就觉得闹得慌,后来索性不赶了。每天下午,我俩就揣着零钱,沿着清水江慢慢走,遇到卖酸汤鱼的小店就进去尝两口,碰到坐在门口织苗锦的老奶奶,就停下来聊几句。有次去吃肠旺面,老板娘看我老伴儿爱吃辣,特意多加了一勺油辣椒,还跟我们说:“明天来,我给你们做折耳根炒腊肉,自家腌的!”
住到快一个月时,我们甚至摸清了菜市场的“规律”:周三早上有卖新鲜蕨菜的,周五下午有老太太挑着担子卖甜酒粑。有回下雨,楼下水果店的老板看见我们没带伞,还特意绕路把我们送回家。那种融入当地生活的踏实感,是跟团时挤在人群里拍合照、自驾时慌慌张张赶路程,永远也得不到的。
现在我和老伴儿有了“旅居清单”:春天去云南大理,看樱花落满洱海;秋天去山东威海,在海边捡贝壳;冬天就去海南文昌,晒着太阳喝椰子汁。每次不赶时间,住上一两个月,把当地的菜市场、老街巷逛遍,跟摊主、邻居混个脸熟,比去多少个5A景点都开心。
#退休后旅游是自由行,还是跟团好# #人拼命的挣钱为了什么?# #婆婆对待女儿和儿媳是一个标准吗# #俄乌冲突通过外交谈判解决可行吗# #一起聊聊,科目二你几次过的?# #老年人喜欢的养老方式是什么?# #退休后旅游选自由行还是跟团好?# #你认为最好的演员是谁# #婆婆能像疼自己闺女一样疼儿媳妇吗# #特朗普若推进“全民退税”会有何影响# #分享一张你的钓鱼照片# #你觉得退休金拿多少钱才能安度晚年# #退休后自驾游好,还是跟团游好# #人到中年,金钱和健康哪个更重要?# #分享爱情与婚姻的甜蜜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