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的宝通禅寺梵音袅袅中的慎终追远

更新时间:2025-10-04 05:23:40

#晒图笔记大赛#清明节前的宝通禅寺:梵音袅袅中的慎终追远

清明时节的宝通禅寺,笼罩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氛围之中。这座始建于东晋、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古刹,是武汉现存最古老的佛教寺院,素有"三楚第一佛地"的美誉。每逢清明前夕,寺内都会举行一系列庄严的祭祖法会,僧俗两众齐聚一堂,以佛教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历代祖师大德的追思与感恩。

清晨的宝通禅寺,薄雾轻笼,梵呗声声。寺内建筑依山就势,从山门、天王殿到大雄宝殿、藏经阁,无不彰显着融合南北风格的独特佛教建筑艺术。而此刻,僧众们正忙碌地准备着清明祭祖法会的各项事宜。供桌上摆满了鲜花、水果和香烛,殿堂内香烟缭绕,一派肃穆景象。据记载,宝通禅寺祖师塔林安奉着慈忍大师、博雅老和尚等五位祖师的舍利塔,每年清明,寺内都会举行隆重的扫塔祭拜仪式。

上午九时许,法会正式开始。副寺依正法师率两序大众至寺院西侧的祖师塔前,在悠扬的香赞声中拈香主法。僧俗二众齐诵《阿弥陀经》,梵音朗朗,回荡在古刹的每一个角落。这种融合了佛教仪轨与传统孝道文化的祭祖方式,既体现了佛教"上报四重恩"的教义,也传承了中华民族"念亲、思亲、孝亲"的优良传统。法会结束后,善信们纷纷在舍利塔前虔诚礼拜,表达对祖师大德们的深深敬意。

与此同时,大雄宝殿内正在进行另一场重要的法事——三时系念法会。由寮元宏慈法师主法,两序大众虔心诵经礼佛,行道忏悔。这种由元朝中峰国师提倡的佛事,通过诵经、念佛、讲演、忏悔等七个部分,劝导亡者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同时也规劝生者精进念佛修行。法会从清晨持续至下午,如法如律,庄严殊胜。

在寺院的一角,一群护法居士正忙着布置佛前供花。这些色彩缤纷的鲜花不仅装点了庄严的佛殿,更蕴含着深刻的佛教寓意——花代表修因,果代表佛果,供花即是提醒人们重视因果法则。一位老居士轻声念道:"佛前花绽放,清香绕殿堂。瓣瓣皆纯净,朵朵蕴禅光。"这简单的偈子,道出了供花修行的真谛。

清明节前的宝通禅寺,就这样在法会的庄严与信众的虔诚中,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古老的殿宇见证了岁月的流转,而年年相似的仪式却传承着不变的情怀。在这里,佛教的超脱智慧与儒家的伦理孝道完美融合,共同谱写了一曲慎终追远的清明乐章。当夕阳的余晖洒在寺院的金顶上,人们带着内心的平静与对先人的思念,缓缓离去,只留下袅袅梵音,依旧在古刹的上空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