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非遗春节从二三到二八的奇妙之旅
更新时间:2025-10-03 21:13:43
#探秘非遗春节:从二三到二八的奇妙之旅#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最具影响力的传统佳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及内涵。其中,从腊月二十三到腊月二十八,每一天都有着独特的非遗习俗,宛如一场奇妙的文化之旅,带我们领略传统年俗的魅力。
腊月二十三:
祭灶除尘,祈愿纳福启新程:传统小年,祭灶王爷。摆放糖瓜和糕点,期盼其“上天言好事”。随后除尘,全家共同清扫,扫去旧年所有的晦气,以新颜迎新年,饱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腊月二十四:
巧手剪纸,纸艺迎春添喜庆:剪窗花,是民间艺术传承。备好彩纸、剪刀,跟着长辈学折剪,剪出喜鹊登梅、五谷丰登等图案,贴于窗上,增添节日喜庆。
腊月二十五:
磨豆制腐,福运满溢家味浓:“腐”和“福”同音,这天动手磨豆腐。经泡豆、磨浆、点卤等工序,见证豆浆变豆腐,家人围坐一起共同制作,传承美食记忆。
腊月二十六:
精心备肉,传统腊味酝年香:“割年肉”,部分地区制作腊肉、腊肠。肉块用调料腌制,晾晒、烟熏,独特腊味形成,储备美食,留存家的味道。
腊月二十七:
赶集采买,民俗集市觅瑰宝:赶大集,除常规年货,还能寻到刺绣手帕、竹篮、面人等非遗好物,感受热闹,带回独特年味。
腊月二十八:
蒸馍贴花,蒸蒸日上迎新春:蒸馒头、蒸花糕,发面寓意“发家”,形状各有寓意。蒸好点上红点,同时张贴春联、福字,祈愿生活蒸蒸日上。
从二十三到二八,非遗年俗串联起新春记忆。传承这些瑰宝,让春节非遗文化,在岁月长河中永绽光芒。(图源:央视新闻 人民日报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