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琴女士称在杭州游玩时,看上一把油纸伞,想着带回家当纪念品
更新时间:2025-10-02 20:02:38
李丽琴女士称:在杭州游玩时,看上一把油纸伞,想着带回家当纪念品。结果乘地铁时被安检员拦下了,说油纸伞是易燃品,不能带。李女士没办法,只能把伞留下。网友:有人支持安检,觉得安全第一;有人觉得规定太死板,油纸伞又不是啥危险东西。没想到,几天后地铁站主动联系李女士,免费把伞寄回去了,但还强调规定没变。油纸伞涂了桐油,容易自燃,好多地方地铁都不让带。
李女士当时心里那个气啊,花了不少钱买的纪念品,就这么被扣下了。她站在安检口,看着那把精美的油纸伞,心情一下子跌到了谷底。本来开开心心的杭州之旅,结果最后搞得这么憋屈。
回到家后,李女士越想越不甘心。她觉得这规定实在太不近人情了,一把伞能有多大危险?于是她决定投诉,在杭州文旅的官方平台上详细描述了自己的遭遇,字里行间都透着委屈和不满。
没想到投诉发出去没几天,李女士就接到了地铁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语气很客气,说他们看到了投诉,非常理解她的心情,愿意免费把油纸伞邮寄到她家。李女士当时都愣住了,没想到还有这种操作,心里的怨气瞬间消散了不少。
过了两天,快递小哥真的把那把油纸伞送到了李女士家门口。她小心翼翼地拆开包装,看到完好无损的伞,心情终于好转了。不过工作人员在电话里也特别强调,这次是特殊处理,规定还是不会改变的,以后类似情况还是不能带上地铁。
李女士虽然拿到了伞,但心里还是有些纠结。她开始上网查资料,想弄明白为什么油纸伞会被禁止。这一查不要紧,她发现原来油纸伞在制作时会涂刷桐油,这种油确实容易氧化发热,燃点也比较低,在密闭空间里确实存在安全隐患。
更让她意外的是,不光是杭州,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的地铁都有类似规定。她这才意识到,可能真的不是杭州地铁故意为难她,而是确实有安全考虑。
但话说回来,作为普通乘客,谁会想到一把看起来无害的装饰伞会有这些问题呢?李女士觉得,既然有这样的规定,是不是应该在卖伞的地方贴个提醒,或者在地铁站入口处更明显地标注出来,让大家提前知道,避免这种尴尬的情况发生。
现在伞是拿到手了,李女士把它摆在家里的书架上,每次看到都会想起这次特殊的经历。她也理解了地铁方面的难处,毕竟地铁里人那么多,万一真出了事,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她还是觉得,规定虽然要执行,但是否可以更人性化一些呢?比如提供临时寄存服务,或者在景区和地铁站之间建立更好的沟通机制,让游客在购买这类物品时就能得到提醒。
毕竟旅游本来是件开心的事,谁也不想因为这种意外情况影响了好心情,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