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踩着泰州桃园的落英往深处走,原是想寻孔尚任旧居的痕迹——毕竟这位写桃花扇

更新时间:2025-10-01 22:43:54

傍晚踩着泰州桃园的落英往深处走,原是想寻孔尚任旧居的痕迹——毕竟这位写《桃花扇》的文人,曾在泰州留过一段时光,听说他当年常待的怡园,就藏在桃园景区里。循着木牌指引拐过一道月洞门,没先见着旧居的古朴匾额,倒先闻着一缕淡淡的桂花香,混着流水声飘过来,抬头才发现,眼前的怡园竟变了模样:青瓦白墙下绕着曲水,水上架着木桥,桥边挂着红灯笼,灯笼映在水里晃啊晃,倒有了几分“小桥流水人家”的温柔,而门楣上挂着的“南山怡宴”木牌,才让我恍然——原来这处曾藏着文人心事的花园,竟被改成了餐厅。

站在门口愣了会儿,倒没觉得违和,反而好奇起来。毕竟怡园不是普通的园子,当年孔尚任在泰州时,据说常在这里邀友小聚,或许《桃花扇》里那些婉转的唱词,就有几分是在这园子里琢磨出来的。那会儿的怡园,该是摆着竹椅、煮着清茶,文人们谈诗论画,听着墙外的流水声就能坐一下午。而现在,园子里添了临水的餐桌,铺着素色的桌布,餐具是粗陶的,墙上还挂着几幅《桃花扇》的片段拓本,倒没丢了那份文气,反而把古意和烟火气揉在了一起。

找了个靠水的位置坐下,老板过来送菜单时笑着说,当初承包这儿,就是想让老园子“活”起来,别让文人的故事只躺在史料里。说话间,岸边的串灯亮了,暖黄的光裹着木桥和绿植,流水里飘着几片花瓣,偶尔有晚风拂过,带着桂花香吹到脸上,竟真有种穿越的恍惚——好像下一秒就会有穿着长衫的文人从桥那头走来,笑着说“且坐,待我煮茶与君论《桃花扇》”。

菜上来时也有些惊喜,不是一味追求精致的网红菜,反而多是泰州本地的家常味道,却用了雅致的摆盘,比如那道烫干丝,盛在浅口的瓷盘里,旁边缀着一小枝桃花,倒暗合了桃园的意趣。吃着菜听着流水声,偶尔抬头看灯笼在水里的倒影,忽然觉得老板是真会做生意——他没把怡园改成冰冷的网红打卡点,而是留住了园子的魂,让来这儿的人既能赏夜景、吃美食,还能悄悄摸到一点孔尚任当年的心境。

临走时再看怡园,红灯笼还在水里晃,流水声依旧轻柔。原来好的改造从不是破坏,而是让老地方有了新的故事——就像孔尚任当年在这儿写《桃花扇》,如今我们在这儿吃一顿饭、赏一场夜景,都是在给这园子添新的记忆。若你也爱泰州的慢,爱这种藏在景区里的小惊喜,夜游桃园时一定要来怡园走走,看看文人旧居如何变成温柔的餐厅,看看“小桥流水”里,藏着怎样的古今相遇。#夜景打卡地 #旅行推荐官 #网红景点打卡 #景区打卡 #最美城市夜景 @抖音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