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百年时光,邂逅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茶峒
更新时间:2025-09-30 18:24:38
穿越百年时光,邂逅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茶峒
一脚踏三省,一眼望千年,湘西花垣的边城茶峒静待你的探索。
漫步在青石板路上,仿佛能听到沈从文笔下那个遥远时代的回响。边城茶峒,这座藏匿于湘西深山中的宁静小城,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文化,成为避暑康养的绝佳选择。
这里没有摩肩接踵、喧嚣杂乱,只有悠闲自在的游人,头顶是蓝天白云,眼前是古朴的吊脚楼、清澈的小河,脚下有曲径通幽的石板小巷,安逸而恬静。
边城茶峒是一座自然与人文完美交融的感官乐园。这里“青是山,绿是水,山花烂漫鸟声催”,空气中富含丰富的负氧离子,每一口呼吸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
清晨,从洪安挑菜来茶峒赶集的菜农乘渡船过河,挑着装新鲜蔬菜的担子一跃就上了码头,后面一只黄狗摇尾一路跟随而去,消失在巷子的尽头。
夏天,晒晾在日光下耀眼的紫花布衣裤,成为人家所在的旗帜。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却永远那么妥贴。
茶峒是湘西四大古镇之一,始建于1803年(清嘉庆八年)。这里背靠太山,左依九龙山,右傍香炉山,面朝风鸣山,城中有山,山中有城。
这里地处湘黔川三省交界处,有“一脚踏三省”之称。站在清水江的拉拉渡口,左脚湖南、右脚重庆,抬眼就能望见贵州的山峦,这种奇妙的体验全国独此一处。
茶峒城墙最初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如今虽大部分已被拆除,但依然保留着古老的韵味。穿行在古镇中,仿佛穿越回沈从文笔下那个诗意世界。
边城茶峒的空间布局独具特色。这里“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的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
贯穿各个码头有一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吊脚楼临水而栖,渡船往来如梭,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水墨画卷。
必体验的是原始的“拉拉渡”——一种靠人力拉绳过河的古老方式。渡船中的铁环穿在竹缆上,船夫用力拉动竹缆,渡船便缓缓驶向对岸。
茶峒是一个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地方。特殊的地理位置,汉、苗、土家三个民族世代混居,让茶峒成为多种文化汇聚之地,一直保持着古朴真挚、温良包容的乡土民风。
这里不仅是“精准扶贫”的首倡地,更是一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康养休闲胜地。走进村子,一排排古朴的苗族吊脚楼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展现出独特的建筑风格。
每逢农历初五、十号,这里还会举行赶“边边场”的传统集市活动。三省边界的各族人民汇集于此,特别是青年妇人一律盛装,胸前的银饰和耳上的大耳环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傍晚时分,太阳落山,茶峒河边人们在河中洗澡洗头洗衣洗菜,孩子们在水中打水仗,溅起的水花跃动着金光闪闪的光芒。
“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的美丽景致,如今重新回到了边城茶峒。这里的淳朴,依然是沈从文笔下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