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新兴县多个村庄具备打造特色景点的潜力

更新时间:2025-09-26 07:18:01

#我在头条晒家乡#云浮新兴县多个村庄具备打造特色景点的潜力,以下是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发展规划的推荐:

一、历史文化与禅意体验型

1. 朱所村与区村(天堂镇)

作为天堂小镇旅游景区的核心区域,这里融合了三庙口、将军巷、李务本堂等明清古建筑群,以及粤剧广场、粤菜·天堂风味展馆等文化体验区。景区通过“乡村风情,城镇品质”的定位,将观光游览与乡村体验结合,尤其适合开发古建筑研学、民俗文化节庆等项目。

2. 龙山塘村(六祖镇)

入选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以禅文化为核心,串联藏佛坑、蝶趣谷民宿、万景缘生态农场等业态,形成“禅意之旅”乡村旅游示范带。村内农房风貌统一,新建口袋公园和健身步道,适合打造禅修民宿集群与田园康养体验。

3. 水湄村(六祖镇)

拥有广东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民国古建筑群,以及叶季壮故居、红色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正在建设的水湄村红色教育基地(含叶季壮纪念馆、中心广场等)预计2025年7月投入使用,未来可结合古建筑活化与红色研学,打造复合型文化旅游村。

4. 夏卢村(六祖镇)

六祖惠能故乡,村内有六祖故居纪念堂、黄氏宗祠等传统建筑,以及盧溪竹苑民宿等禅意主题业态。依托“禅意之旅”历史文化路径,可进一步开发禅修课程、非遗手作体验(如香道、陶艺)等项目。

二、生态休闲与农旅融合型

1. 簕竹镇五联村与永安村

五联村通过“果稻轮作”模式打造草莓采摘园和格桑花田,永安村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花形成观光花海,两者均以“农旅一体”模式吸引亲子家庭和摄影爱好者。可进一步开发农耕体验、农产品加工工坊(如草莓酱制作)等项目。

2. 里洞镇里江村

依托天露山旅游度假区,打造“民宿+禅修+南药种植”产业集群,玉珑民宿、树贤农庄等18家民宿带动番石榴、青梅等特色农业发展。未来可结合天露山生态资源,开发森林徒步、南药康养等深度体验项目。

3. 禾地岗村(天堂镇)

通过花卉产业(三角梅种植)和庭院经济实现“绿美富”转型,计划建设天和溪谷营地综合体,融合露营、垂钓、田园观光等业态。村内“初心小院”“匠心小院”等特色庭院可作为民宿或手作工坊,形成“花卉观赏+休闲度假”产业链。

4. 水台镇水台村

拥有免费野温泉(榕树下温泉),水温约40℃,周边环境清幽,适合开发低成本、高体验的温泉休闲项目。可配套建设简易更衣室、露营区,并联动周边金水台温泉小镇形成差异化产品。

三、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传承型

1. 坝塘村(稔村镇)

革命老区村,拥有兴育学校红色教育基地、党建公园等设施,入选“云浮市红色美丽乡村”。可结合村内水产养殖产业,开发“红色研学+生态垂钓”线路,打造集教育与休闲于一体的红色旅游村。

2. 大江镇合河村

依托合河水库精神展示馆、合水党史纪念室等红色资源,以及合河水库自然风光,打造“红绿研学”精品线路。可开发水库文化展览、徒步溯源、红色主题拓展等项目,配套森林康养民宿。

3. 太平镇河村

河村战斗遗址、铁肩广场等红色景点与当地凉果产业结合,可设计“红色记忆+美食体验”旅游产品,如参观革命遗址后参与话梅腌制、凉果制作等互动活动。

四、传统手工艺与非遗活化型

蚕岗垌(太平镇)

以竹编技艺闻名,“长岗帽”“竹窝”等产品被列入新兴县非遗名录。尽管目前传承者老龄化严重,但可通过“合作社+企业”模式,开发竹编研学工坊、竹器文创市集,并结合周边生态景观(如象窝山生态园)形成“手工艺体验+生态观光”线路。

五、政策支持与区域联动型

1. “人文六祖·多彩里洞”示范带

串联塔脚村(国恩寺、新兴香荔基地)、洛洞村(红色纪念广场)等节点,整合禅文化、红色文化与生态资源,规划建设“六祖禅韵”度假区和“绿色茶果”农业区。沿线村庄可依托示范带的交通和宣传优势,开发主题民宿、茶文化体验等配套项目。

2. 水台镇乐善村

作为“云上水台 康养福地”温泉体验风貌带的重要节点,乐善村盘活撂荒地种植水稻和樱桃番茄,并计划发展释迦果基地。可结合水台镇温泉资源,打造“田园采摘+温泉疗愈”的乡村康养度假项目。

开发建议

- 差异化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例如天堂镇侧重古建筑与民俗,簕竹镇主打农旅休闲,六祖镇聚焦禅意与红色文化。

- 政策借力:利用“百千万工程”资金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如道路、停车场)和公共服务(如游客中心、标识系统)。

- 业态融合:例如蚕岗垌竹编可与簕竹镇农业观光联动,水台村野温泉可与金水台温泉小镇形成互补。

- 社区参与: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引导村民参与民宿经营、手作工坊等,确保收益共享,提升文化传承动力。

这些村庄若能结合自身特色与区域联动,有望成为新兴县全域旅游的重要支点,推动“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