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影浮波正月十四夜游明湖与五龙潭手记

更新时间:2025-09-20 09:51:32

#我的宝藏兴趣#灯影浮波:正月十四夜游明湖与五龙潭手记

正月十四的黄昏,济南的天际尚余一抹淡紫,大明湖畔的灯笼已次第亮起。这座以泉水为魂的城市,正以一场盛大的光影盛宴,将年味揉进粼粼波光与熙攘人潮中。我背着相机,循着灯火与笑语,试图用镜头捕捉这新旧交织的年节之诗。

明湖灯影,流光织锦

从南门踏入大明湖景区,迎面是“春溢泉城”灯组。锦鲤造型的巨灯悬于半空,鱼鳞镀金,尾翼微扬,仿佛下一秒便要跃入湖水,与倒映的星月相戏。沿湖而行,灯影如织:朱红的宫灯长廊蜿蜒如龙,孩童提着兔儿灯追逐嬉闹,老人驻足于“文瑞长廊”前,指尖轻抚灯屏上的《鹊华秋色图》,叹一句“这才是咱济南的魂”。

湖西码头对面的非遗展区,剪纸艺人手持银剪,一旋一折间,灵蛇与莲花跃然纸上;扎染摊前,蓝靛浸染的布匹在灯光下泛着幽光,如夜色中凝固的泉流。最动人的,是“声音邮局”里,一位游子对着话筒轻声哼唱乡音小调,声波化作二维码,封存进明信片——这大抵是数字时代最温情的年俗了。

五龙潭畔,灯语寄愿

转至五龙潭时,暮色已浓。青石小径旁,灯组“漫时光”以古琴与竹简为形,暖黄的光晕洒在潭水上,与游弋的金鲤共舞,恍若郦道元笔下“净池”的重现。主潭池南岸,祈福河灯缀满水面。一对情侣将莲花灯轻轻推入潭中,灯芯摇曳,映着两人合掌默祷的侧脸。灯影随波荡开,仿佛万千心愿正借泉水之力,流向时光深处。

青泉广场的非遗市集里,面塑师傅捏出秦琼持锏的威武模样,草木香囊的清香与糖画的甜腻交织,勾连起旧时庙会的烟火气。镜头掠过一对母女——女孩踮脚为木版年画刷上朱砂,母亲笑着按下她的手腕:“轻些,这颜色要匀净才好看。”

光影叙事,新旧共生

夜愈深,灯愈明。护城河畔,“晚回舟”灯组以船形灯箱为引,再现“曲水流觞”的雅趣;大明湖路残留的市集摊位虽已收束,但“鲤好”文创店的橱窗仍亮着——锦鲤玩偶与“湖畔雨荷”折叠灯静立其中,传统符号被赋予俏皮的现代形态。

回望五龙潭,巨型灯笼拱门下,一群汉服少女提灯穿行,衣袂与灯穗齐飞。远处,无人机编队升空,拼出“泉城追光”四字,科技与古韵在此刻碰撞,恰似这座城的性格:既守着七十二泉的旧梦,亦奔向奔涌如曲的新章。

灯与城的对话

按下最后一次快门时,我想起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绘的“净池”。千年前,这里是祷雨灵应之地;千年后,它成了承载祈愿的河灯与镜头的焦点。灯会不仅是光的展览,更是一场城与人的共谋——用一盏灯唤醒记忆,用一池水映照未来。

归途,护城河的游船仍载满赏灯人。船过水门,灯影碎成金箔,恍惚间,竟分不清是船行于灯中,还是灯浮于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