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抗战路的历史荣光
更新时间:2025-09-19 19:45:30
咸阳市抗战路的历史荣光
咸阳市区抗战路的名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其由来与抗战时期的一系列事件密切相关。
1936年1月,陇海铁路咸阳火车站建成,车站南通渭河千年古渡,来往的物资和旅人络绎不绝,逐渐形成了一条南北土路。但这条土路坑洼不平,行走困难。火车站脚夫领班“李大个”号召同伙利用歇工时间修路,他们的行动得到了众人响应。
西安事变后,红军主力部队进驻西安外围,其中红二军徐海东部(1936年12月16日至次年2月)驻扎在咸阳县城文庙,离火车站不远。当红军战士发现脚夫们在修路后,首长派工兵连来支援。军民携手,仅用一天就完成了这条不足一华里的土公路。
路修好后,需要给它取个名字。一位常看报纸的脚夫想到当时《老百姓报》上“抗战”两字特别热火,便提议将这条路叫作“抗战路”,此提议得到了众人的齐声赞同,后来也得到了县政府的采纳确认。
抗战时期,咸阳火车站及抗战路作用十分突出。东北军及其家属从咸阳火车站下车,经抗战路进入县城落脚。苏联援华军火也从新疆入境,经西兰公路开到咸阳火车站,再由铁路运往抗日前线。
新中国成立后,抗战路历经多次升级改造,先是改成水泥路面,最后改修成了沥青路面。上世纪八十年代,又续修了抗战南路,原抗战路改名为抗战北路。如今,抗战路不仅是咸阳市的一条重要交通干道,更是承载着那段抗战历史的重要记忆符号。#咸阳古街# #咸阳小巷# #咸阳老城# #咸阳古巷# #咸阳老照片# #咸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