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炮龙节2月8日有什么活动(宾阳炮龙节活动于2月8日(初十一))
更新时间:2025-05-30 10:40:01
宾阳炮龙节活动于2月8日(初十一)
宾阳炮龙节是南宁市宾阳县的一项重要传统节日,具有1000多年的历史。活动期间,百余条炮龙在夜空中翻腾,爆竹在炮龙身上燃烧,场面壮观,吸引区内外全国各地朋友来打卡和游玩。
宾阳县,位于广西中南部,南宁市东北部,东邻贵港市覃塘区,南偏东与横县接壤,南与兴宁区、青秀区交界,西与武鸣县相连,西北衔接上林县,东北与来宾市兴宾区相邻,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辖县,隶属于广西南宁市。地貌以平原、丘陵、台地和山地4种为主。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丰富,夏温冬干,夏长冬短,雨量充沛,终年适宜植物生长。矿藏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钨、钼、铋、铜等。截至2023年末,宾阳县常住人口81.53万人。
公元前214年,地属桂林郡。264年,改县名为临浦县。1912年,改名宾阳县。1949年12月宾阳县解放后,属南宁专区管辖。2003年6月27日,宾阳县划归南宁市管辖
宾阳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桂中南重要交通枢纽、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交通节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炮龙节有着“东方狂欢节”的美誉。是广西四大古镇之一和桂中南重要商品集散地,宾阳属广西经济强县,2023年,宾阳县生产总值309亿元。
全国“优质粮食工程”行动示范县。传统手工业历史久远,新桥小五金、宾州手工、黎塘制作等“宾阳制造”在全区、全国乃至东盟市场打响。县境内有宾州古城、蔡氏古院、程思远故居、白鹤观竹海等旅游景点。
宾阳炮龙节
是融合了汉、壮民族文化特色的一项综合性民间节庆系列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晚上举行。
宾阳舞炮龙孕育于宋、元朝,发展、形成于明朝、成熟于清末民国,在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历史渊源的悠久性、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共生的融合性、民众参与的积极性等特征,,具有满足民众禳灾祈福的心理需求的精神价值,被称为“东方狂欢节”。 2008年6月7日,宾阳炮龙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宋皇祐年间(公元1052年),北宋将军狄青为了麻痹“据关造反"的壮族首领依智高,时值元宵前夕,狄青下令大办酒席宴客三天,并令士兵扎龙起舞,号召百姓家家户户鞭炮齐鸣、助庆狂欢,宾州城内一派欢腾景象。当夜二鼓,狄青率领精兵突袭昆仑关,三鼓时分夺下昆仑关。宾州城居民从此认为舞炮龙吉祥,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此时必舞炮龙以求喜庆,狂欢不断,流传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