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作伴好还乡游西寺沟

更新时间:2025-05-28 17:14:32

【青山作伴好还乡】游西寺沟

诗曰:

蓠边有日烟;

赶鸭一老翁。

西岭千峰白;

已然到初冬。

凡大的峪口,每个里面都有很多不同的山或者景区。我刚体验完云际寺,就有人叫我爬西寺沟,这也在太平峪内。

爬完云际寺,我觉得山间的景色确实很美,特别是亲自能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下,才知生活原来可以这样美好!我就发了朋友圈,还笨拙的写了几首小诗,以示抒怀。我有个朋友是老烟庄人,叫段航,他看见后就打电话问我爬山的事情。段航说他都是资深驴友,要带我这个新手一起爬山,我当然求之不得。2023年11月3日晚上段航和他的两个朋友,一个翟宇、一个胡辉就到了太平峪,找了个农家乐“寻欢作乐”,三个大男人无非就是吃饭、喝酒、唱歌,段航就给翟宇、胡辉看我写的小诗,他们认为是抄的,在百度上搜索没有找到,段航就问我,我说是自己写的,也写的不好,毕竟平仄押韵不是十分严谨,只不过有点意境而已。要写长文,也没有时间,但要写短的,就只能弄上个四六骈句,总比一看见风景说:“卧槽,好美”要强许多吧!

这次爬西寺沟也是段航他们选的线。4日一早,我如期赴约,来到红玛瑙鱼庄,将车停在门前,西寺沟的登山口就在院后。西寺沟一般指西寺村,现在所居人员不多,在这里的大都为农家乐,整个村庄自然环境优美,风景宜人,与太平森林公园仅一山之隔,但这里属于野山,太平森林公园属于景区。

一看装备,就能看出身份高低贵贱。段航、翟宇、胡辉都是名牌的包、鞋、衣服,还带的火锅、烧水壶、茶叶、茶具等。我就一个登山杖,穿了一双2006年刚大学毕业到单位进行拓展训练时发的黄胶鞋。从登山开始,这三人一直走在前面,小音箱放着歌曲,包上的铃铛钉钉玲玲的;我和我那几个朋友走在后面,悄无声息,专心走路,为的是能追赶上前面三个人的步伐。刚开始沿河边的山坡逐渐拔高,追了一会,我就上气不接下气,等到爬过几个大石,穿过一片竹林的时候,我就放弃了追赶,反正是追不上,别把自己累着,他们走他们的,一会找不见我了,急的是他们不是我。

大约爬了一小时多吧,就到了一户农家位置,从农家田边的埂上而过就到了院子,左右两边各有土房几间,院子干干净净,四周有菜地,还有种粮食作物的田地。虽居山间,田舍布局错落有致,院子干干净净,柴火堆积屋檐下,烟囱青烟袅袅,虽有多名驴友在此歇息聊天,也不觉得噪杂,院子后面的鸡鸭篱笆禁足,偶因夺食在里面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一个大爷在独自忙碌着。这其实就是我想要的环境和生活!

休息片刻,大家继续出发,过了房舍,就沿沟边行走,旁边有一颗树龄超过500年的柿子树,每日享受着这山间的美丽景色,想必他心情必然美丽,要不怎么这么长寿!

过了这里,我感到还前行了大约两倍的距离才选择了原返。此后上行基本没有河谷,就是沿着一面山坡拔高,很久以后到了山顶一块平地,看状况,似为一个庙宇遗址。胡辉说这里应该是大家叫的黄龙庙吧?!旁边有一个磨盘垒成的桌台,散落一些石柱、原木,有几个更早上去的驴友在此用餐。看看时间尚早,我们继续从此沿着山梁行走,基本没有什么路迹,就在一层厚厚的落叶上深一下浅一下的探路。过了一会胡辉说,这上面再走也没有啥了,大家下去吃火锅吧,我们就回到了石磨盘那里。原来在此的那几个人也早早离开了。段航他们就拿出火锅的一应材料和灶具,架在磨盘石上开始烧火做饭,我开玩笑的说:“你们真会选地方,带的火锅都是有人提前给你们把桌子支好了!”

他们准备吃的,我和另外几个站在山巅拍照。不远处山沟的云海正在升腾,远望连绵的山脉,不少已经白头,或许是已经结冰,或许是那里已经下雪,真正是十里不同天,这里是深秋,那里已然是初冬。细看这一个衰败不算衰败;如果叶子黄了或红了、落满了山间,草也枯了、花也败了、果也掉了、水也小了、天也高了、云也淡了、风也大了、远处的山头也白了、人也少了、鸟也悲啼了,把这些所有的衰败堆放在一起,那就是一副秋景,反倒别致有意。所以说人要心态美,不管是春天、夏天、秋天或者是冬天,就能发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不一会山顶火锅就好了,段航也是为了我,准备的十分丰盛,可能也是爬山饿了,所以这顿饭吃的比任何时候都香。在即将吃完饭的时候,我们四周已经白茫茫一片,说明云海已经升腾到了这里。大家担心下雨,就赶紧原返下山。大约又是过了农家位置,只觉天阴,山下倒是风平浪静。

可惜的是我带了一个朋友许默,这次算是把他折腾美了。认识以来,他总是以一副文质彬彬、柔柔弱弱的样子呈现在我的面前,一路之上看他那艰难的步伐,确实是尽全力爬到了山顶,又是以赴的完成了原返。好在我还有云际寺的经历,他这应该是第一次出来爬野山,就被我整成这样,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只能在以后的相处中,从别的方面给予弥补。此行之后,我也就和翟宇、胡辉成了朋友,我暗下决心,不要觉得你们今天比我快、比我强,和我不说话,过上一段时间,看你们还和我说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