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忆天津之———双星鞋,煤渣子操场和我们对体育朴素的爱
更新时间:2025-05-05 02:54:55
八零后忆天津之———双星鞋,煤渣子操场和我们对体育朴素的爱
看着现在的孩子们上学时在标准专业的操场上体育课,下学时换上各种名牌的运动装备,车接车送来往于各个体育培训班,已经大腹便便开始变得油腻的八零后,不由得回忆起当年自己在学校操场上矫健的身影。
小学时,脚上没有耐克,李宁,只有双星,金杯的运动鞋。这种鞋很神奇,造型材质完全一样,但鞋帮上印着乒乓球,它就是乒乓球鞋,印着羽毛球,就又成了羽毛球鞋,底儿上加几个疙瘩就成了足球鞋。一般家长给买黑白两双,黑的平时穿,白的学校有活动穿。到了中学,条件好的孩子就穿上耐克阿迪,靠背迪多,斐乐茵宝,李宁美津浓之类的了,条件不好的,也可以去鞋城买假的,反正也看不出来,只要阿迪别是四条杠,彪马的豹子别太肥就好。
学校的操场也没有塑胶,更没有人造草,有的只是煤渣子,甚至有的学校小到连煤渣子操场都没有。所谓的“操场”只是教学楼围起来的天井,做广播操都要各个班轮流下来做。大部分学校一般都是一百五,二百米一圈的煤渣操场,四百米标准长度的操场那是凤毛麟角。平时还好,有风时这种操场就是人造沙尘暴。开运动会时,体育老师提前用白灰画出跑道。说起操场,八零后恐怕最熟的就是运动员进行曲,喇叭里一放这个曲子,就意味着你该去操场了。也别说,连各个甲A队的主场都跟菜地似的,别说学校操场,有就不错了。
虽然那时条件一般,但我们是真喜欢看球,打球。学校里讨论的都是于根伟,韩金铭,范志毅,高峰和国外的球星。印象最深的就是98年天津队霜降,但每到周六,很多同学一定会准时看泰达的比赛,周日看NBA。学校里好几个13号左拉,20号于根伟。一到体育课,大家把校服一扒,露出的都是泰达,皇马,意大利,韩国的队服,半节课练规定项目,半节课穿着队服踢球。平时下了学在楼下的石头凳子打乒乓,小花园里踢足球,周末或暑假约着去天大,南开里踢足球,打篮球。记得小学时有一次在中医学院,我们和另外一个小学的组队踢球,踢着踢着不知道怎么就打起来了。我们比较老实,比较怂,被他们撵着到处躲,都跑人家男生宿舍里了。后来他们走了我们才敢出来,有一个同学这时就开始吹牛,说认识哪个中学的谁谁谁,能把他们学校平趟了。
现在的孩子,参加各种体育培训班,但真喜欢体育的又有多少?我家小区里的娃娃们,上培训班时,各种专业装备,练的也都挺认真,下了课回到小区,就拿着奥特曼卡片一帮一伙的开始各种交易,没见几个孩子主动愿意打打球的。回想起小时候,除了打乒乓,踢足球,我们也玩各种卡片游戏牌,可但凡有谁能抱个球出来,谁还玩卡片?一楼邻居被踢碎的玻璃可以作证,路过时被踢到的买菜老头老太太可以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