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鲁遗珍,古建焕新走进上九山

更新时间:2025-11-07 10:55:21

邹鲁遗珍,古建焕新:走进上九山

在孟子故里山东邹城,有一个古老的村落——上九山。它始建于北宋初年,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罕见的石头村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上九山古村坐落在两山之间,北接朗子山,南邻微山湖,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走进村子,石头房、石头路、石头墙映入眼帘,仿佛置身于一个石头的世界。现存的300余套明清建筑风格的古民居,3条明清时期的石头街巷,以及众多文化古迹,如玄帝观、老学堂、老酒坊、山里胡同等,无一不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为了更好更深入地了解邹城的古建筑文化,来自青岛农业大学的社会实践团队“邹鲁遗珍,古建焕新”于7月22日拜访了上九山景区。实践团队先是逛了上九山的各处老景致——古城门带着岁月磨出的斑驳纹路,老酒坊里似还飘着陈酿的余韵,磨坊的石碾、婚俗院的红绸、老油坊的木榨、老学堂的旧书桌,每一处都藏着故事。高子涵同学被这古朴氛围打动,找了个角落现场临摹,笔尖勾勒着老建筑的轮廓,倒成了景致里的另一道风景。

中午实践团队在山里胡同处拐进一家百年老店,木门吱呀作响,店主是一对年迈的夫妻,奶奶看见实践团队格外热络,热情邀请成员们去他们装有空调的客厅里休息。聊天时才知道,这里竟是她的老家,“以前热闹着呢,后来不少人嫌房屋年代久远破旧,都搬走了”,她笑着说,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光阴。实践团队点了当地特色的川味面,面条筋道得很,裹着酱料的汤汁带着酸咸,里头的芽菜和肉末香得入味,酸劲慢慢散开,吃得人鼻尖冒汗,却又停不下来。

休息够了,实践团队开始找人采访。遇到个扎着小辫的可爱小女孩,她妈妈就在附近工作,成员们问她“觉得这里的老房子好看吗”,她歪着头说“墙上的花纹像小蝴蝶”,童言童语里藏着对上九山最直白的喜欢。

把采访本和画具都收拾好,夕阳也开始染红屋檐,实践团队踩着石板路往回走,手里还留着面汤的余温,心里装着满当当的见闻。

走在出上九山的路上,看着被标记的破损处即将迎来修复,成员们愈发明白:古建的价值不仅在于“完整”,更在于“真实”。那些松动的石块、残缺的瓦片、凹陷的石板,都是时光写下的故事。

修复,不过是帮这些老建筑“整理衣襟”——让它们带着岁月的痕迹站稳脚跟,继续向后人诉说邹鲁大地上的石头传奇。毕竟,能“活”在当下的古建,才是真正的“遗珍”。

图片:陈锦鹏 张根起

文字:张慧敏

编辑:朱雯依

责任编辑/审核:朱雯依 张根起

#三下乡# #社会实践# #邹城# #邹城文旅# #上九山# #邹城古城# #邹城石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