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与我相隔五千里,万重山,三个小时的航程,飞机将我们从平坦开阔的华北平原

更新时间:2025-11-04 03:48:01

云南,与我相隔五千里,万重山。三个小时的航程,飞机将我们从平坦开阔的华北平原,带到了层峦叠嶂的云贵高原——从四季分明的济南,抵达四季如春的昆明。干燥清凉的空气,瞬间涤荡了家乡闷热黏腻的体感,也让我一下子爱上了这里。这并非我第一次来到云南。三年前,孩子的初中毕业旅行就选在了昆明。犹记得那时,我们在玉龙雪山脚下吃火锅,满桌食材让人尽兴而归;在丽江静静发呆,看白云悠然飘过纳西屋檐;在大理环游洱海,听白族阿婆歌声婉转悠长……也许正是那时,云南在孩子心中种下了一颗向往的种子。三年后,她如愿来此读大学。云南气候宜人,风景如画。但我更倾心于它的人文景观。丽江的木府、昆明的陆军讲武堂、大理的扎染作坊……都让我流连不已。行走其间,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看见曾经鲜活的生命痕迹——每一块砖、每一级台阶、每一张石凳,都曾被另一双手触摸、另一双脚走过、另一段人生倚靠。风云变幻,昔日的繁华院落已成游人如织的景点,但那些存在过的故事,依然在砖瓦之间隐隐作响。若要择一地隐居,我选云南。虽地处边陲,却因少经战乱、群山环抱,反而保留了大量人文遗迹,甚至许多千年古建依然完好。昆明官渡古镇的两座宋前寺庙,至今香火鼎盛。处处古木参天,游人闲步,让人如何不沉醉?昆明老街,是这座城市的地理印记,亦是一座流动的时光博物馆。它既留存着“老”的肌理,又焕发“新”的生机——毫不突兀,反倒处处藏惊喜:鲜花装点的门店,“昆明”字样的网红打卡墙,历史与现代温柔相融。最繁华处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两侧是地标“纸片楼”,窄窄一立面,却成为无数镜头的焦点。想起三年前,在这老街的一间咖啡馆,偶遇一位本地作家。她得知我们次日计划参观省博,便力荐毗邻的云南文学艺术馆。可惜当时体力不支,未能成行,成为一桩遗憾。这一次,我终于推开艺术馆的大门。正逢“水墨长江”山水画大展,作品汇聚了画家们七次沿江写生的心血。墨色酣畅、线条奔涌,将金沙江的壮美雄险一一收尽尺幅之间。更难得的是,画中有点点人家、袅袅炊烟,江景与人情交融,令人叹为观止。不少绘画爱好者驻足品评,我也沉浸其中,不负此行。云南,是鲜花供养的国度。昆明的大街小巷都被花卉点缀:卖花的摊贩、捧花的行人、以花为饰的店铺……蓬勃的生命力四处流淌。斗南花市更让人大开眼界——一楼宽阔如海,花潮与人流交织,芬芳满途,目不暇接。只想让时间暂停,在这喧嚣中采撷一份简单的快乐。那日在花市,偶然踱进一间茶室,与热情的老板相对而坐,慢品清茶,闲聊良久。不经意间,竟扭转了她对山东人的印象——原以为我们生来就带着“卷”的基因,一心只想考公进体制,没想到真正接触下来,全然不是如此。倒是我自己,越来越向往安逸了。遇到走不通的路,想不通的事,不再执意强攻。学会了停止、转弯,甚至放弃。经历过几次因情绪带来的身体不适之后,我才终于明白:比外在成就更重要的,是灵魂的安稳。当我真正转变心态,不再被负能量牵着走,身体竟也奇迹般地好了起来。可这并不意味着退缩或凋零。我依然有着无限洋溢的生命力,依然向往一切美好。就像这次云南之行,清新自在,如茶回甘,如花在野。不久的将来,我还要去腾冲、去文山、去版纳、去瑞丽……细数下来,云南处处皆宝藏,尤其是对喜爱文史的我,步步是风景。心之所向,终会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