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哈密,阳光炽烈,桑荫如盖,2025年5月23日,伊州区五堡镇第三届葚是想

更新时间:2025-11-07 09:25:28

#分享城市新鲜事#五月的哈密,阳光炽烈,桑荫如盖。2025年5月23日,伊州区五堡镇第三届“葚是想你 同游汉唐古城文化旅游节暨大海道露营嘉年华”在桑香馥郁中盛装启幕。当哈密盆地的热风拂过千年古桑,五堡镇的桑葚节如期绽放。2025 年 5 月 24 日至 25 日,第三届 “葚” 是想你文化旅游季在博斯坦村启幕,这场以桑葚为媒的盛会,不仅是舌尖上的甜蜜狂欢,更是新疆文旅融合的生动范本。一年一度的新疆哈密五堡桑葚节,今年的感觉没有往年的热闹,但内容丰富了很多。

甜蜜产业的蝶变密码。

在五堡镇的万亩桑园中,白桑葚如繁星缀满枝头。这种因地理环境而生的独特品种,得益于哈密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的气候条件。当地政府以桑葚节为支点,撬动产业链升级:博斯坦村的美食街汇聚凉皮、烤全羊等特色风味,让游客在大快朵颐中感受西域风情;非遗展区的维吾尔族刺绣、十二木卡姆表演,将文化符号转化为可体验的消费场景。更值得关注的是,大海道景区推出免门票政策,集章卡兑换礼品等创新举措,使桑葚节与周边旅游资源形成联动效应,预计带动旅游消费超 400 万元。这种 “农业 + 文旅 + 生态” 的模式,让小小的桑葚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支点。

文化传承的当代叙事

当游客身着汉服漫步汉唐古城,当赛乃姆舞蹈的旋转与桑葚的甜香交织,五堡镇正在书写文化传承的新范式。活动中精心设计的古枣树探秘路线,不仅让千年古树成为活态文化遗产,更通过专业讲解将桑枣种植技艺转化为可感知的历史记忆。这种将静态文物转化为动态体验的尝试,暗合了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时代趋势。更具深意的是,当地农民将传统刺绣技艺与现代旅游商品开发结合,齐娜尔汗刺绣合作社 32 名妇女年均增收 1.5 万元的案例,证明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并非对立,而是可以共生共荣的有机体。

文旅融合的破局之道

五堡桑葚节的成功,在于精准把握了 “在地性” 与 “时代性” 的平衡。一方面,活动深度挖掘本土资源:雅丹地貌的雄浑、维吾尔族文化的瑰丽、丝路古道的底蕴,共同构成不可复制的文旅 IP;另一方面,通过星空露营、汉服巡游等年轻化表达,吸引了大量 “90 后”“00 后” 游客,使古老文化焕发新生。这种破局之道,在大海道露营嘉年华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 当游客在星空下品尝桑葚酒,在篝火旁聆听丝路故事,地理空间便升华为文化体验的场域。正如哈密文旅厅推动的 “旅游 +” 战略所示,五堡镇正以桑葚为媒介,构建 “吃住行游购娱” 的全产业链条。

站在新时代的节点回望,五堡桑葚节不仅是一场节庆活动,更是新疆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它用甜蜜的果实连接古今,以文化的力量激活乡村,在丝路古道上书写着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篇章。正如当地谚语所言:“桑果甜了,日子红了。” 这种甜蜜的嬗变,正是新疆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的生动注脚,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 “五堡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