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长乐桥的故事(南京溧水长乐桥)
更新时间:2025-09-27 21:17:34
#南京头条# 南京溧水长乐桥,穿越到宋代也名满苏南
春回大地,如果让苏南君在苏南推荐一个周末放飞心情的好去处,那么一定是位于南京溧水的长乐桥。
长乐桥不是什么景区,却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打卡点。
长乐桥长约36米,宽3.7米,由座石与青石分节并列砌法砌成,是溧水连通南京与江浙皖一带古驿道上的一座重要桥梁。桥名“长乐”,寓意吉祥,寄托了古人对长久平安、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这个与当地历史上的太平盛世和民间祈福传统相关。
长乐桥的具体建造年代久远,最早在宋《景定建康志》中就有确切记载,所以,长乐桥建成于宋毋庸置疑。只是后来历经多次修缮,现存桥梁主体结构保留了一些明清时期的风格。有文字记载的是明代匠人曾在桥头留下《重修碑记》,不过碑身在文革时期惨遭破坏,仅剩没有龟头的龟趺碑座。
提到长乐桥,不得不提起南京另外一座重要的桥梁——长干桥。同属“长”字辈,长干桥位于南京中华门外,是历史上“长干里”地标,以“青梅竹马”典故闻名。而据苏南君和一些历史学者共同考证,长乐桥与南京长干桥有很深的关联,其建成历史可追溯至10-13世纪,同属江南地区唐宋桥梁的代表。这一时期的桥梁多因商贸、军事或交通需求而兴,完全可以反映出唐宋时期溧水作为南京南翼的区位优势和战略重要性。
而且,长乐桥与长干桥相仿,共享相似的建筑技术(如石拱构造)和社会功能(连接水陆要道),充分体现了南京周边路网和水系的发展。
那么,现存长乐桥是否还保留着宋代原构?明清修缮是否覆盖了早期痕迹?
宋代石拱桥以“并列砌券”技术为主,拱券分节并列砌筑,中间无梁,结构轻巧稳固。长乐桥为宋代遗存,其桥拱、桥基仍保留此类工艺痕迹,石材选料青石亦体现那个时代的特征。
长乐桥的宋代起源得以确证,其价值将超越地方性遗产,成为江南宋代桥梁网络研究的重要一环。后续,还可以进一步结合考古、文献与建筑学交叉研究,深入挖掘其历史维度。
现在保存下来的长乐桥,为典型的三拱石桥,桥栏、桥墩等处有雕刻纹饰,体现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桥身两侧的螭首不仅雕刻精美,而且造型千姿百态,具有典型的明清风格,与碧波相映,显得十分太平祥和。
历史上,长乐桥周边举办过庙会、节庆等民间文艺活动,成为民众聚集的场所,部分传统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长乐桥不仅是古代溧水交通发展的见证,更承载了地方记忆与人文精神。其建筑技艺、历史传说和民俗积淀,共同构成了苏南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文艺范儿的古桥,怎能错过?何况,桥名还有如此深的意境。
打卡长乐,一生长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