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家夏宫-避暑山庄(宫殿区)
更新时间:2025-09-21 12:03:41
清代皇家夏宫-避暑山庄(宫殿区)
2011-09-26,我们组团来到了承德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是一座清代的夏宫,是世界现存最大皇家园林。
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山庄东路6号,国家5A级风景区。
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皇帝在平定了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以后,为了保持满族“骑射”的民族传统,训练军队,加强对蒙古地方的管理,巩固边防,维护清朝政权的稳定,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在距京师三百五十公里的翁牛特、敖汉、巴林、克什克腾、喀喇沁等蒙古族游牧的地方建立了木兰围场。
为了解决沿途的吃、住、休息及物资运输等问题,开始沿途建立行宫。
避暑山庄于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历时89年于1792年建成。
主要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湖泊区、平原区和山峦区)两部分。
宫殿区位于山庄南部,占地10.2万平方米。宫室建筑林立,布局严整,是皇帝办公的地方。包括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
我们在正丽门前(P1-2)留影后,便走进澹泊敬诚殿。澹泊敬诚殿(P3-6)门上悬有康熙御书“避暑山庄”四字匾额,殿内悬康熙御笔“澹泊敬诚”匾额。
四知书屋(P7),在承德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后, 是一座5间大殿,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又增题“四知书屋”。 四知取《周易-系辞》“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之意。
“海藏持轮”匾额,清代乾隆皇帝的御笔,意为佛海无边,智慧如海;主持世世轮回,法轮辗转相传,普渡众生。“海藏持轮”匾额是承德避暑山庄宗境阁的匾额。宗境阁,宗境阁是一栋全部用纯铜制作的两层阁楼,俗称“铜殿”或“铜亭”。毁于抗日战争期间,唯有 “海藏持轮”匾额保存至今。
P1-2:正丽门;P3-6:澹泊敬诚殿;P7:四知书屋;P8-9:“海藏持轮”匾额;P四面云山亭。